穿越七零做知青_第4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2节 (第1/3页)

    赵书记后面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边州穷,谁还不知道啊?

    晚上是在花岗食堂吃的,因为是冬天,所以吃的火锅。

    现在花岗rou制品齐全,再也不用动不动就全鱼宴了,总算能搞个各种rou类酒席了。

    吕书记吃的香喷喷的,边吃还边喝酒,喝多了点,就说起了自己当年去边州的日子。

    当年他去边州时候也才三十岁,说起来都二十多年了。“我记得是六零年吧。那会儿不是喊着自愿支援农村搞建设吗?我就报名了。那会儿我们都是自愿过去的。去的时候还是乡镇干部呢。想着干几年就回家,这一晃眼,就这么多年了。”

    赵书记问道,“你怎么不回来呢?”

    “舍不得啊,你去了就知道了,太穷了。刚开始的还是喊着贫穷光荣,边州市那是最光荣的。你们好山镇那个山算什么啊?我们那山才叫山,进了大山,你出都不知道怎么出来。湖云四面八方,地行不通,我们边州就占了个最不好发展的地儿。”

    赵书记和他碰了下杯子,“地理位置,那就没办法了。”

    “是啊,可我就不想认输。都是祖国的好山好水,我就想发展起来。可我……没能耐啊。”吕书记说着长长叹气,一句话道出了这位老干部的辛酸。

    苏青玉在边上安静的听着,在这话题上面也没插嘴。

    她对边州也不是很了解,毕竟她在那一辈子也就二十多岁,而且一直都是在学习,没去过边州。

    不过因为她要回老家扶贫,所以倒是听说过湖云的扶贫项目,边州好像就是扶贫项目中的一个,不过一直没成功。

    她也是听说那边地形很不好,地理位置也不好。

    作为湖云省的边缘地带,无法得到省府的全力支持,加上当地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后面底子实在太薄弱了。

    她本来以为边州和云城一样,都是干部们没抓住机会,现在看看这位为边州付出一辈子到老书记,她又觉得不可思议。

    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付出,还特意来花岗学习经验的老书记,怎么就没把那边带动呢。

    可惜吕书记虽然喝醉了,可他也没什么话都往外说。反正反反复复就说那边穷,至于为什么穷,他就是不说。

    赵书记耳朵都竖起来了,愣是没听到想听到的,干脆无语的喝酒。

    酒足饭饱,赵书记就提出要回运城。吕书记就让他走,他再在这边多待待,今天只看了一些大致情况,还想多看看。

    赵书记觉得这样不合适,把人家扔这边,有些不懂礼数了。

    吕书记仗着自己喝了酒,就道,“怎么,你还怕我偷师不成,不放心我在这边看?”

    赵书记:“……”开始还以为是一位性格好的老同志,没想到喝了酒之后就成了老无赖了。

    他道,“行啊,你就留在这里,想留多久就留多久,我没意见。”然后和苏青玉道,“你们花岗就招待好吕书记,他要是想在这里过年,你也给他准备一桌年饭。”

    苏青玉听出这是在说气话,有些想笑,但是也硬忍住了。

    认真保证一定会做好接待工作。

    当天晚上,赵书记就走了,回云城。苏青玉则让徐主任他们给吕书记安排了住处。

    花岗镇就有专门接待外来干部的招待所。十分方便。

    忙完之后,苏青玉回家都好久了。小元宝在家里呜呜咽咽的要mama。

    苏青玉听着声音,心酸了一下,洗手洗脸换衣服,才过去抱孩子,“哎哟,mama回来晚了。”

    元归问道,“都要过年了,还这么忙吗”

    苏青玉亲了一下闺女,“本来没那么忙的,可我们市里干部过来参观检查,还领了边州市的书记过来,我不得接待?”

    “边州?”元归倒是想起来了,“就是之前为元宝捐学校的地方。”

    “对啊,我想起来了。”苏青玉倒是也才想起这茬,她就说是和边州有个什么事儿来着。

    苏青玉靠在沙发上道,“那边情况不大好,挺穷的。你那笔钱也算帮了点小忙了。只要教育搞起来了,总能够有点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