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_第4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2节 (第2/3页)

元归笑着摇头,“有件事情我可能没和你说。我们捐的学校是建起来了,但是去念书的人并没不多,一个学校就十几个人。后来元华说给他们免学费,都没人去。而且,学校建设起来了,但是老师也不好请。那边条件太困难了。”

    苏青玉:“……”

    她突然发现,和边州比起来,云城简直算得上是富庶之地。她本来还未自己带领花岗致富而沾沾自喜,如今才反应过来,扶贫大业任重道远。这要是一开始是去了边州,她这会儿只怕还在着急的扯头发。

    像是响应她一样,小元宝伸手就揪住了她的头发,苏青玉哎哟一声,“松手松手,mama的头发要没啦。”

    小元宝赶紧儿松开了,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mama。

    苏青玉:“……”当然是选择原谅你了。

    第415章 第415章

    第二天吕书记就没让人带着, 提出想自己去走走看看。

    苏青玉还是不放心,让徐主任安排了一个年轻男同志跟着,有啥事儿也方便安排 , 另外又叫了车。

    说实在的, 苏青玉觉得吕书记这么去考察, 可能最后也要失望。因为从她听到的情况来看,边州的贫穷并不单单只是地理位置 , 因素还是很多的。

    要不然吕书记一个为了边州付出几十年心血的人, 不可能没想到发展各种产业带动不边州发展。

    边州的多深山, 最差也适合养羊, 没道理没富裕起来。

    可能和时代有关,但是更多都可能还是外力因素。花岗的基础比他们好,所以在政策实施方面才会这么顺利。

    当然,她也不会泼冷水,吕书记要看就让他去看。也许吕书记有不同的想法也说不定。或者对她来说不可能的事儿, 或许对吕书记有帮助呢?

    实际上吕书记并没有怎么去关注老百姓过得怎么样, 想知道这里发展好不好, 随便看看就能看出来了。没必要去问他们每个人过的怎么样 。

    吕书记作为一个基层工作多年的干部, 也知道每个老百姓不同的。这个老百姓过得好 , 不一定其他也过得好。只问一个老百姓,根本问不出来。

    上级领导评价一个地区发展好不好, 也不是去问某个老百姓的意见。而是要去看整体数据。

    花岗的整体数据是十分好看的。他来到这里之后, 看到的发展状况也是很好的。

    吕书记这会儿最关心的, 反而是花岗的干部,比如说, 区长苏青玉。

    关于苏青玉这个区长的事迹, 在花岗还是很出名的。

    比如当初她来这里, 和老狐狸与假正经的矛盾,也是被传出来过,镇上的老百姓也是听说过的 。

    在被领导不支持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观念,另辟蹊径,走出来一条从大队包围公社的发展道路。成功的在花岗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

    比如她强势的工作作风,下面的干部,只要一听苏区长大名,就没一个不敬畏的。大家尊敬她,也怕她。

    还比如,她爱民如子,给镇上 的懒汉,二流子找到了一条出路,让他们走上了正途。

    她对自己要做到事情十分负责,哪怕很小的事情,也会亲自过问。比如某个女干事被婆家家暴了,告到了苏区长跟前 ,她亲自过问,追究责任,愣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女干事讨回了公道。

    比如她大胆的发展方针。当上区长之后,立马大刀阔斧的对几个镇进行发展。走出来各自不同的道路。然后还十分大胆的提出了修去省城的路,以及修旅游区……

    这些事儿吕书记一直在认真的听。连着听了两天 。听完之后更加坚定了某个决定。

    他要让苏青玉这个干部去边州。当然也不会强迫她,而是希望她可以心甘情愿过去。

    吕书记也有这个信心,毕竟从苏青玉的个人履历里面来看,这个同志是真的想要搞建设,希望扶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她本人能够放弃首都的优渥生活,来这里,她就不会嫌弃边州苦。

    两天后,吕书记就来找苏青玉道别了。

    苏青玉松了口气,然后笑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