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犹豫难断 (第3/3页)
范围,也最终确定了部队被包围的事实,而在这个时候,神尾已在神色严峻地思考突围方案了。 要突围么?不要么?这是个问题么?这难道不是么?一个个哈姆雷特般的问题向神尾奔来,尽管他有没有看过莎翁的著作历史语焉不详,但相信在他的困惑一定不比剧中人少。 “要想一口气吃掉我师团?支那人好大的口气,好大的手笔啊!”这是最令神尾所震惊的事实,甚至超过了师团被围后的震惊。在日军眼中犹如绵羊的中国人,犹如懦夫一般的中国军队居然敢打皇军的主意,而且一打就是一个师团,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在确信部队被围后,摆在神尾师团面前的道路只有三条。其一,全军猛攻35团为主的国防军防御阵地,希望借此突破对方防线并进入山东腹地;其二,全军后队转为前队,猛攻掐断本方后勤补给线的22师,重新确立与海军和师团未被包围部队之联系;其三,全军向中间靠拢,采用龟缩战法,等待后续部队以及增援部队为本方解围。在反复思考后,一贯以谨小慎微著称的神尾仍然做不出最佳决定。采用第一种方针很危险,深入山东腹地既是诱惑又是陷阱,特别是国防军的炮群就布置在那,神尾生怕部队陷入可怕的消耗战,要知道他的部队是来解决青岛问题而不是和中国人拼消耗的;采用第二条计策看上去保险些,但也不是上佳的选择。首先,进行180°调头“转进”等于是在战略上承认打不过中国人而准备跑路了,这种荣誉的损失无论是神尾还是别的日军军官都无法接受的;其次,如果试图打通后勤通道,由于前期战线拉得过长,被包围的部队之间存在着时间差,需要通过逐次投入的办法才能进行作战,添油式的进攻没有绝对把握吃掉对面的22师,甚至有重新陷入被围困的危险,神尾在前面的战斗中已见识过了国防军的武力,他深深地懊悔——对方的实力和战斗力远远超过日方情报部门所搜集到的资料,特别是部队所侦察到的国防军番号,更是让他倒吸一口冷气——庞大的包围圈外沿,居然聚积了中国人7个师的兵力。特高课的情报体制毕竟还是有点用场的,这些一线师的名头和战斗力毕竟还是有些功力的。 “真是让人不可思议!”神尾喃喃自语,连大名鼎鼎的卫戍师都出动了,看来北京的秦大总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只是他强烈地感觉这种布置与战役安排绝不可能是青岛攻略展开后才开始调动的。神尾和周围的高层军官有过探讨,一致认为,倘若中日两家角色互换,日本绝对不可能有如此快速的应对战略,唯一的解释就是中国人提前预备下了。一想到这样一个惊天的“阴谋”,神尾就感觉有些后脊梁骨冒汗。 采用第三个应对方法是上至神尾下至普通参谋都强烈反对的。龟缩防守?听上去感觉不错,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后路被断、粮草和军械得不到补充,这是现代军队最为可怖的事情,即便再有战斗力和意志力的部队,面临这样的绝境也会崩溃。再说,这种屈辱的、等待后续部队和友军前来进行“战术指导”的做法怎么可能是神尾师团的最佳选择呢?日军掌握了制海权是不错,但即便进行部队支援,神尾盘算着至少也要6~7天才能实现,这还是一切顺利,老天帮忙的结果。陷入困境的7天到底能发生多少事,谁都心中无底。若说7天后保证脱困,神尾必定是坚守待命的,可现在的情形让他怎么却无比犹豫,他不甘心如此被动挨打,他还有完成目标、“中心开花”的野心,最终是野心和侥幸压倒了犹豫,他放弃了这个方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