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31章】 战略欺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战略欺骗 (第2/3页)

把水搅浑的秦时竹来说是不利的。

    最后,秦时竹虽然对日置益“转述”了朱尔典并没有“说过”的话语,也并不表示朱尔典不会说这样的话,更不排除朱尔典将来说这个话的可能性,这才是进行战略欺骗的基础。英国是“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最忠实的信奉者,选择日本作为合作伙伴是为了压制德国而非对付中国,既然中国已经有实力扛住日本的冲击,想必中、德有关胶州湾协议也能得到充分的履行——既然已在目的上取得一致,甚至可以用更小的代价实现目标,为什么还要在手段上(拉拢日本)花费力气呢?退一步说,站在大英帝国立场上对最终目标进行评分的话,由英国占领是最优选择,由中国占领是次优选择,由日本占领是次差选择,由德国继续维持是最差选择。既然最优不可能实现,那么退而求其次应该是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这个道理秦时竹明白,朱尔典明白,想必日置益也明白——这更是进行战略欺骗的保证。

    于是,这构成了秦总统与日置益第一轮对话的主线。

    至于第二论对话的主线,则是秦时竹根据前世的政治经验和10余年来参与政治实践总结出来的结论——示强以强,示弱以弱!——在自身实力较为恒定的前提下,对于强大的敌人,应该尽可能显示自己的强大而避免对方先发制人的打击(前核时代如此,后核时代也是如此,中国在1949~1980之间基本是这种情况的反映,目前对于南海各小国的态度则另寓涵义,将来读者有兴趣可以和时竹交流一番),对于相对弱小的敌对性势力,则要尽可能掩饰自己的实力以引诱对方犯错误,以便可以给予后发制人的打击。在目前的情况下,英国与日本两国对中国而言谁是强者呢?显然是日本!虽然英国拥有比日本更为强大的国力和军队,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也大于日本,但目前英国陷身欧战,所有的资源都要服务与对德战争,没有能力在华兴风作浪,所以是相对较弱者。而日本,不但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强于中国,而且还摆脱了对其侵华野心进行制约的国际环境,如果不能对这种态势进行反击和遏制,事态只能沿着越来越差的道路发展。

    故而,在第二轮较量中,连珠炮般的质问再度袭向日置益。

    “公使先生,我听说日军后续增援部队已到了山东沿海?”

    日置益不知道如何回答,派遣援兵自然不可能瞒得过中国,但秦时竹掌握情报之准确却让他颇感心悸。

    “听说神尾师团残余部分依旧在与我军剧烈冲突?”秦时竹继续问下去,“难道你真的以为我们会屈服于这种压力?大部队都消灭了,难道还怕这些残兵败将?”

    陆征祥插话:“听说日本在我国东北与朝鲜边境布置了3个师团的兵力,意欲入侵我国?”

    当下,秦、陆两人一唱一和,不但将日军调动的编制、时间、批次、武备情况、指挥官等消息一一和盘托出,还将日军的攻略目标和作战步骤也一并“告知”,唬得日置益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作为外交官,日置益不可能了解到太多的军事秘密,但他发现,凡是自己已了解的情况都在中国方面的问话中有所反映,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这也着实恐怖了点吧?

    对于日置益这种近乎于呆滞的状态,秦时竹的嘴角不由浮起一阵不易察觉的微笑,但随即神情严肃地说:“海上失败了,想在陆上捞一票;南边失败了,想在北边捞一票……有时候我真不明白,你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真的以为我中华民族软弱可欺么?”

    “公使先生,今天召你前来,本总长代表中国外交部对日本一再侵略我国表示最严正的抗议,我再重申一遍,胶州湾为我国固有之领土,系主权神圣且不可分割之部分,若日方坚持侵略,余等只有誓死保卫、抗战到底一途!”陆征祥随即补充道,“出于人道主义原则,对于此次冲突中被我方俘虏的日方官兵可以允许公使先生在方便时前去探望,对战死者,我们将妥善火化,并在战后移交骨灰。”

    “你!”日置益的牙咬得嘎嘣嘎嘣响,这根本不是好意而是不折不扣的蔑视与羞辱。

    “对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