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199章】 军火订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 军火订单 (第3/3页)

抗,我们现在就要付出代价,与其现在付出,倒不如将来付出。”

    “现在你们大军南下,合围关东州,难道想破坏日俄战争后经过国际保证的公约?想重新陷中国于危险中?”

    “国防军南下与否,合围关东州与否,我概不知情,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中国国防军是在自己的防区内调动,行使的是自卫权,不容他国干涉,如果说危险,那么,丧失这种权力,任人宰割才是真的危险。”

    “你们想以武力夺回关东州么?这是皇军数万忠勇将士挥洒热血换来的成果,是日本的生命线,我们将以全部力量粉碎一切痴心妄想。”

    “夺回?”关荣冷笑一声,“关东州本身就是中国领土,无非暂且租借给日本而已,何用夺回?至于痴心妄想,我看,希望永久霸占他国领土的念头才是痴心妄想……”

    这种争吵,充满了火药味,每次必以另外一方甩门而去作为收场,但奇怪的是,摔门归摔门,却始终没有谈崩。对日本而言,能以谈判解决问题,当然是最好,即便谈不成,也不能轻言断绝,否则岂不等于告诉中国方面日本决定强硬到底了么?

    现在的关键不是日本有没有足够强硬的姿态,而是有没有这样的实力。经济方面,欧战的迫切需求构成了对国内工业的订单景气,如果掌权人士罔顾经济界大佬对于利益的追求,把全部资源投入到深不见底的中日冲突中去,不但丧失了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会被各大财阀扯成碎片。

    军事方面,6个师团被摧毁后,日本国内已经没有足够完整的常备师团,而要征召预备役必然引起更大的波澜和反弹,当然,还可以把几个不满员的师团拼凑成齐装满员状态,可彼此间原先不具有统率和指挥关系,也从未磨合过,这种师团即便人数上接近满员师团,战斗力却只会大打折扣,而且,经过中国方面的反复空袭,关东州的码头地带已经变成一片废墟,蒋方震等留日派原先经过估计,认为日本最多能派出1~2个师团,撑死3个师团的支援兵力,而码头登陆地带被炸瘫后,日军要么采用小股接驳的方式,要么采用集体泅渡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能将重型装备运输上岸,而后一种方式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会直接要了日本士兵的命。现在无论是工程队还是码头的中国苦力都已经逃之夭夭,即便想修也是难于登天,再说了,你会修,人家不会接着炸么?所以,比较靠谱的办法是在朝鲜登陆,然后穿过鸭绿江从侧翼解围,可那时关东州早被围困了不知道多久,远水如何能解近渴?

    因此,蒋方震的围点打援方案,打援其实是吓阻,真正的意图,还在于利用这种不利态势迫使日军承认败局,而陈宦和陆尚荣的意义,不在于通过这种过于激烈的方式来让日本承认败局。所以,在研讨的时候,到了最后,其实激进派反而是第二种,持保守和稳健态度的却是第三种。

    山本也认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一方面命令率领残兵败将退入关东州的大谷等人重整兵力,妥善防御,坚守待援,另一方面也竭尽全力搜刮兵力,希望能给予支持。可朝鲜有义军起事,关东州有飞机轰炸,这局面的破解还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到了这个份上,在谈判中咄咄逼人已经不必要了,所必须的就是探明双方的底线,争吵也罢、斗嘴也罢,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对方的底线到底在哪里呢?

    就在苦苦探寻彼此底线的时候,其他场合的脚步却并不因此而停滞,在国内,秦时竹当初承诺的阳谋发动了,在关东州,国防军的炮火开始了怒吼——1915年的中日关系,进入了又谈又战,又拉又打的局面,端的是热闹非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