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以战促和(2) (第3/4页)
的决策有抵触,而是如果一点都不讨价还价就应承下来,岂非显得自己太无能?虽然西园寺说了由他承担一切责任,但是作为门生又是外相,他还不想如此窝囊。能给自己的恩师减轻一点负担是一点,哪怕在天皇面前,也能有个体面的交代。 将来,自己也是要当首相的,这点担当都没有,如何能够成事? 驻日英使听完加藤高明的陈述后,踌躇了一阵,他也不愿意去碰这个钉子,中国代表最近牛的很,光是一句“真理和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就呛得自己哑口无言。现在,不光是日本看着中国头疼,大不列颠看着中国也很头疼。因为武器交易的事情,驻华武官都换了好几任了,还是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强势。 但是,不愿意归不愿意,他还是要去走一趟,作为斡旋的原则,一方已经从原有立场上软化但还没有完全接受另一方的条款,他有义务通过协调来弥补中间的认知差距。 沟通的结果是很微妙的,中国代表也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只说:“让我和国内汇报了再说……” 这一汇报,中间的学问就多了,到底是行还是不行,亦或者提出更多的反要求,都会导致事态的复杂化。其实,他对加藤高明的还价很不理解——关东州局势都糜烂成这个模样了,你还为了那1000万元而讨价还价?想到这里,他不禁对日本人的小肚鸡肠有个更直观、更完整的认识。 “日本方面已经服软了,只是要我们缩减1000万。”葛洪义大笑,“西园寺可比山本识时务地多啊。” “1000万?”秦时竹愣了一下,“前面都接受了,怎么又弄出1000万的尾巴来?这不像是西园寺的风格啊……” “我也觉得奇怪,不过消息是英国驻日公使传递回来的,应该是可靠的……”葛洪义问道,“怎么样,接受不?” “你说呢?” “接受也无妨,不接受也有理由,或者说,提出反要求也是合理的,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1000万也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目前 关东州前线进攻部队10天的军费开支。 “西园寺给我们出了题目——虽然我觉得不像是他的手笔,我们也要有个应对。我看这样,1000万不让步,但是贷款归还年限可以推迟一年,即从1917开始再逐年归还,相当于让鬼子多赚5%的利率,这也值300万嘛。”秦时竹微微一笑,“前线的战事还没有打完呢,我正愁没有机会拖延几天,现在有这个送上来的借口,何乐而不为呢?” 在拖延时间的指导思想下,电报整整扣押了10个小时才发送到东京,后面还附有陆征祥的几句打油诗——用昂贵的国际电报发外长的打油诗?这绝不是外交部头脑发昏了,而是原先的约定——哪几首打油诗代表争取时间,哪几首代表拖延时间,都有约定的。看到这些自然心领神会——要知道,公开的外交电报都是要经过日本人之手的,虽然可以选择用密码发送,但谁知道会不会发生纰漏呢? 用这样充满中国智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以说是历史上奇袭珍珠港前日本用天气预报代表日美关系走向的思路如出一辙,但时代整整提前了30多年。 关东州前线接到了秦时竹拍来的绝密电报:“时间所剩无几,加紧推进,必加演练!” 陆尚荣等人自然心领神会,命令一层层传递下去,面对关东州的总攻就要开始了。虽然,这注定是一次没有取得占领成果的进攻,但对于国防军来讲,不啻于一场攻坚战斗的最好演练。若是平时,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对手和演练场地哦…… 将消息放出后,加藤高明满心等待中国方面的回应,但三个小时过去了,英国大使没有答复,6个小时过去了,得到的消息还是不确定,10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可靠的回应。 加藤高明着急了,西园寺已经交代了要尽快签署合约,尽快实现关东州停火的任务,现在整整大半天过去了,他非但没有看到战事有停止的迹象,而且还让自己下不了台——本来还可以直接说日本方面已经思考成熟了,愿意和中国签约,但现在自己已经把条件开列出去,要等着对方的答复,对方拖些时间,完全是正常的,便是哀的美敦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