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226章】 以战促和(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以战促和(2) (第4/4页)

至少也有24个小时的间歇。

    可关东州和西园寺等不起了,每隔一个小时,西园寺的秘书就要打电话来催问事情的进展,可他哪里交代得出。忍到后来,西园寺的耐心也消磨殆尽了,在自己的老师面前,他不敢用任何推辞,只能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行为做了汇报。

    西园寺也没有过多的责备,只是长长叹了口气——加藤君,你还要再历练啊……

    这句话足以让他的心情和期望跌到谷底,这便意味着自己的首相梦即使不完全破灭,也将会推迟更久,他后悔起来了,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馊主意——几千万的代价都忍受了,为什么最后1000万却过不去?

    便连驻日大使也是满头大汗。他已经和朱尔典沟通过了,告诉了有关的变数,后者连连叹息——这样关键的时候,还出这种不着边际的注意,日本人真是迂阔的可以。不明白救兵如救火的道理么?拖延了时间,中国人倘若占领了关东州怎么办——又不是不可能弄假成真。

    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朱尔典悲哀地发现,这真是一个满盘皆输的悲剧性场面。失去了关东州,日本必然不肯善罢甘休,主战派将再次跃居主导权,西园寺即便不会遭到山本一样的下场,其靠边站的可能性也是极其大的——没有谁是陆海军两家的对手;得到了关东州,中国将面临战略更具有突出性与针对性的日本,而兵力和后备力量将受到更大的军事压力,不利于中国迅速恢复战前的局面,甚至于,在日本的海军封锁下,中国将付出更多的代价;至于大不列颠,则将会因为两边的不理智行为而损失更多的时间与助力。

    他愤愤地想,事情怎么就坏到了这个程度?让大不列颠这个斡旋者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在他的内心深处,扮演中日两家的离岸平衡手是他一以贯之的目标,现在倒好,反而夹在两个中间左右为难。这种外交境地,已经足够让自己引起警惕了,在欧战结束以后,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与解决办法。可是,想到欧战的前景,他的脸色就黯淡无光。

    欧战已经进行了9个月,从场面上看,英法只是堪堪挡住了战争刚刚爆发时势如破竹的德军,整个欧洲都是一片战火。在西线,德国占领着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低地国家,占据了法德边境的大片土地,在东线,坦能堡会战后,俄国连连败退,不仅失去了俄属波兰的土地,连西乌克兰都要保不住了。除了这两条战线,英国已经尝试了在达达尼尔海峡的登陆,这是丘吉尔极力坚持的战役——结果,除了损兵折将,就是一败涂地。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意大利在大不列颠的外交努力下,还保持着中立,现在正在大国当中左右逢源着。朱尔典未必看得起意大利的力量,但作为象征,意大利倒向哪里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战场上的实力展现,这是最让人不能够掉以轻心的。他甚至对自己在伦敦和罗马的同事深表同情,为了满足意大利的虚荣心以及对抗德国人的拉拢,他们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但划给了意大利大片目前还没有控制住的土地,还从意大利源源不断地进口质次价高的商品,为可怜的意大利人输血。

    现在,朱尔典已经想不出来能够用什么办法迅速扭转局势——关键是,远东的局势也不让人省心。除了中国,东南亚、泰国,甚至印度的局势都有些不太安定。随着英国的内政外交困境的加剧,对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索取越来越严重,税负、征调的物资越来越多,已经激起了当地风起云涌的反抗。光是在缅甸,就发生了好几次武装暴乱。

    当然,法国人的情况更糟糕,越南的暴民已经公开组织了武装团体进行斗争。听说,这后面有中国人的身影,甚至于,武器装备也有中国人的因素,可法国人是不敢就安南问题和中国翻脸的,一旦翻脸,中国只要出动3个师的部队,就足够让中南半岛的秩序陷入总崩溃。更何况,秦时竹还一直没有能够控制贵州、广西等身份,有了借口进入,岂非更好。说不定10个师的部队都会开下来——在西藏有着特殊利益的英国,同样感觉一阵阵的寒意。

    “阁下,好消息,中国方面提出了反要求。”

    “什么要求?”朱尔典确认了消息无误后,失态地大笑起来,“终于行了,我等了很久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