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_【第235章】离岸平衡(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离岸平衡(1) (第2/3页)

机组装完毕,经过飞行员试飞,特别是经过里希特霍芬等顶尖飞行员的使用,纷纷赞不绝口。

    但法国人在前线投入新飞机的消息传来后,德国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总参谋部制止了这种盲动,而是果断停止了旧有飞机的生产,将全部优先权赋予最新接受的先进技术。一大批先进装备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至于法国人,先让他们高兴几天再说。

    香槟战役果然如期发起,德国人在前三天因为事起突然而有些狼狈之外,到了第四天,局面已经完全稳固了下来,法国人在前进了几十公里以后,再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前面是大片大片的尸体一呻吟者的哀号,不过,即便没有能够取得预料当中的突破,就战略层面来说,不是毫无斩获,神经过敏的法金汉从东线调回整整12个师,并且暂停了对俄国人的攻势,让俄国熊得到了喘息的良机。37天之后,法国人主动停止了进攻,香槟战役最终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人付出了49万的伤亡,换来了德国人27万的伤亡和不到60公里的战线推进——法国人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还远远看不见曙光。

    更让福煦郁闷的是,他倾尽全力下达的仿制指令刚刚深入下去,德国人已经在前线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德国人驾驶着最新式的飞机——居然能从前面开火,将法国的战机打得一败涂地,大批优秀飞行员血洒长空。虽然空战改变不了整体战役走向,但看着空中为对手占领,法国人只有挨揍的份,谁心里都不是滋味,大大影响了原本因为伤亡惨重而显得低落的士气。

    至于德国人,虽然堪堪挡住了法国人的进攻,但前线暴露出来的虚弱本质让法金汉不顾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强烈质疑,坚持吧抽调回来的这个集团军留在西线,抽着这10余万兵力后,东线的攻势立马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鲁登道夫设计中的巨钳攻势也无以为继,只能继续和俄国人拼消耗。

    消灭了一个师,俄国人组建了2个师,消灭了一个军,俄国人又组建了2个军,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哀叹,俄国人的潜力似乎无穷无尽,永远也看不到衰竭的时候。

    虽然前次中国供给俄国的很多都是半旧不新的货色,甚至于还有30年前的老步枪,但久经考验的朱尔典同志绝不会公开计较这些事情——连俄国自己都没有抗议,大不列颠cao心干什么呢?当然,他对于中国的做法也不是不感到郁闷,但与大局比较起来,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中国无非是对昔日军火输出时的报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句话朱尔典还是懂的。

    更重要的是,现在还有更要紧的事情——成系列援助俄国的物资需要中国方面的积极参与。在欧战爆发以后,中国已经以战争状态下达了一系列管制命令,从统购统销到关税增加,从配额出售到原料供应,对于和战争密切相关的物资,采用了空前强化的管理体系。

    这一套管理体系虽然还不能和英伦三岛目前的战时体制相提并论,但已经初见政府管理的权威,更重要的是,所有战略物资都被统制得死死地。这个时候,北方实业一家独大,控制战略资源的绝对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煤炭、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原油冶炼、原盐……各种各样与战争直接相关的东西都在辽阳实业的掌握之中,谁想动手脚都瞒不过北方实业的眼睛。甚至于,不在北方实业控制之中的大型工矿企业也要接受北方实业的指导,否则,电力、交通、煤炭各种各样的管制措施随之而来。哪怕北方实业不动,国安局的喝茶邀请也让人吃不消,特别是民族工业密集分布的上海,国安局加派了几倍的人手。反正针对日本的情报已经用不着收集了——双方都在关东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