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3章】 最长的一仗 (第8/9页)
“看来,松坡兄已经胸有成竹了。” “敌人想吃掉我们的3个师?很好,就让他们看看,究竟是他们的胃口好,还是他们的牙口崩坏。”蔡锷转过头对两个中央师的主官说道,“现在,战机已经来了,请两位统率好部队,明日出发,用比先头部队快1倍的速度行军,但切记保持隐蔽。” “明白。” “是!” 孙传芳知道,一贯打头阵的重战车营可以出动了,刘伯承这家伙,怕是早就按耐不住了吧? 战役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 布琼尼在担惊受怕中过了一夜,他很怕中国方面察觉自己的意图,那样就会前功尽弃,但是,前面传来的消息让他彻底放下了心——那三个中国师,似乎没有受到这一事件的影响,而是继续以类似的频率和速度推进。 不过,随着侦察频率的加大,骑兵与中国军队产生冲突并交火的事件也越来越多,单就今天整整一天,就有17起交火事件发生。不过,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之后,得到的情报也越来越清晰了,逶迤行进的三个中国师的部队被大致查勘得清楚了,人数不是原来估计的3万人,而是超过了4万,将近5万之数。之所以原先估计有误,完全是因为红军犯了以自己编制去推断敌人的错误。除了兵力之外,让人吃惊的还有,中国军队的火炮极多,单就大口径火炮而言就相当于整个骑兵军的全部。这让布琼尼深深皱起了眉头,这一战,不好打啊。 当然,他手中还有4个骑兵师的王牌,这些英勇无畏的哥萨克们,是俄国武力传统中最为优秀的部分。他相信,凭借这支王牌力量,凭借骑一军的看家本领,一定能够撕开中国人的防御,将他们消灭干净,那些火炮,将来都会是我们的战利品——他攥紧了拳头,暗暗发誓道。 在收到确切的命令与警告后,交替掩护行进的1、3、4各师明显加强了戒备,不过,说来也怪,敌人忽然放松了对于他们的侦查。为了防止万一,在重要的战略据点,前敌指挥部还是留下了足够的防御人马进行就地固守,以便守住身后的这条交通线。不然,3个师被敌人包了饺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接近交火的时刻越来越临近了。 “夏师长,前面报告,我军侦查尖兵已经能够望见敌人在拉夫达大桥上的红旗了……” “还有多少路。” “不到30公里,就一天的路程。” “敌人周围的部队到了哪里?蔡司令有没有明确的指示?” “敌人的具体情况不清楚,但司令部告诉我们,敌人确切行踪已经有7-8天了,空军一直找不到敌人的主力。” 三人听了一阵头疼,虽然后面两个中央师出发的消息大大鼓舞了他们,也让他们对遭遇包围战的前景保持了乐观的态度。但这种敌情不明的情况还是让他们有点懊恼,马瑞风气愤地说道:“我就不信毛子能躲到地底下去。” 徐志乾接过话茬,“躲到地下也不顶事,俺们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出来。” “不过,现在这情形实在有点寒碜,明知道前面有陷阱,还得假装不知道一头撞上去,然后等敌人现身,然后再让他们把我们包围起来——这唱得是哪出戏呢……” “不这样也不行,如果我们四面摆开,敌人就知道中计了,要想击溃他们就没有这么容易,另外,关键的关键,还有4个哥萨克骑兵师,这才是难缠的敌人。” “湖那边有合适的地方可以防守么?” “我看够呛。” “那还是这样,先找人吧机关触发起来,然后装出识破机关,想要退回去的模样,你们说,敌人会上当不?” “好主意。” “今夜养精蓄锐,明天先往前走走,看毛子炸桥不炸桥……” 入夜时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也伴随着布琼尼,他几乎每隔15分钟就要问身边的参谋各部队的情况。为了这个围歼战役,他整整动用了10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差不多就是倾巢出动了。在拉夫达湖附近,他已经为各师准备了一个理想的伏击口袋,只要中国军队走到那里,伏击就会被触发。 现在,各个部队已经相继抵达指定位置,只等中国人上来钻圈套。根据情报显示,中国人虽然加强了戒备,但行军等各个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异常,依然保持着同样的频率。同时,上次飞机出事之后,中国方面又派了飞机前来侦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布琼尼授意部队将留在地面的飞机摔的粉碎,然后一把火点燃烧掉,然后摆上一具不知是哪里搞来,烧的发焦的尸体装扮成中国飞行员的样子,造成飞机失事的假象。 似乎中国人已经接受了这个观点,在前后来了两次之后,中国方面又派了一架运输机,就地掩埋了尸体,还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