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73章】 最长的一仗 (第9/9页)
立了石碑。这回,得到明确告诫的守军没有轻举妄动,跑的鬼影子都不见,而中国人显然也缺乏勘探大桥的意思,在竖起坟墓立起石碑之后就离开了。 当真是有惊无险——布琼尼恰恰不知道,那个他认为已经饿毙在荒野中的飞行员,早就已经在大部队中了,用了一架飞机安抚了敌人的军心,查勘了有关情报,代价虽然高昂了一点,但仍然是值得的。 天放亮了,战役到了最关键的一天,无论是红军还是国防军,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虽然并不知道敌人会从哪个地方钻出来,但是,前敌司令部确信,今天一切都会大白于天下。 出击…… 作为全军之首的侦察营,这次没有终于摸到了拉夫达铁桥边上,而守军似乎已经在等待中国军队的到来,随着一声巨响,整座桥变成了一片废墟,散落的钢铁零件溅落在湖水中,迅速变成了漩涡沉寂了下去。 敌人动手了。爆炸的声音传得很远,旷野里到处都是扩散的音波,方圆数十里地都听见了,对国防军是一个提醒,对周围虎视眈眈的红军而言,更是一种信号。 中国人来了。 但是,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在看到铁桥被炸飞之后,红军惊愕地发现,中国军队非但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勘察可以绕行的路线,反而开始了收缩,更让人惊奇的是,几个师的人马,开始逐步往中间靠拢,并且有了往南退回的意图。 现在怎么办? 前线发来的电报一份份地摆在了布琼尼的案头,他看了又看,伏罗希洛夫也是满头雾水。 这支中国部队竟然这么胆小!这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的,他们以为中国人即便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桥梁,也会利用器械进行浮桥架设或者绕行,没想到,中国人居然一声不吭掉头回撤。 猎物已经触动了陷阱,想挣扎着跑出来,这可能么? 考虑来考虑去,布琼尼下定了决心,不能让到嘴边的肥rou跑掉,中国人来一次不容易,自己冒着极大的风险,进行了这么多布置,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更不容易。 面对各个部队的请战要求,他终于坐不住了,站起身子来,只写下了两个字:“进攻!” 伏罗希洛夫看了看他,眼神仿佛在征询,你确定了么? 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 伏罗希洛夫郑重其事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电文立刻发生效力,发到了各个部队。 “乌拉!”过了10多天昼伏夜行生活的红军,终于能够一吐胸中的郁闷,开始了进攻。在电文的命令中,各个师长接到的命令都是相同的,进攻,追上去,包围中国人,消灭他们! “敌人进攻了!”截获的电文立即传递到作战室。 “战斗终于打响了。”蔡锷的神情始终是淡然的,既没有焦急的神情,也没有不安的惶恐,也没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在他眼中,这仿佛是平常得再也不能不能平常的逻辑发展。 “机要员,记录命令,1、第1、3、4各师原定固守,等待援军,击退一切敌人;2、航空兵出动,对一切暴露之敌进行袭击,打乱他们的阵型;3、中央师加速前进,在敌人骑兵部队出动,全部兵力都摆开后进攻,准备一举反包围敌军。” “是!”机要员转身刚要走,蔡锷又叫住了他,“等等,加上一条,部队进行合理收缩,给敌人造成惊慌失措的假象,进一步吸引他们上钩。” “大戏要开场了。”陆尚荣笑道,“真想亲临前线看看啊……” “总座还是留着力气看俘虏吧。”蔡锷爽朗地笑道,“我有种直觉,这一仗是我们和红军打得最长的一仗,也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里的最后一战。” “大总统也是这么认为的。”陈宦笑道,“大本营最后商议的结果是,要让这次战役成为中俄关系的分水岭,要把布尔什维克打痛、打伤,打得他们没有非分之想。” “我们还是等着看战报吧,我怎么觉得这比亲临前线还过瘾?”张绍曾自我解嘲道,“难道我年纪不大,连上阵的勇气都没了?” “你呀,大概是兵棋推演摆的太多了,这次我来和你对摆,看看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模样。”蒋方震同样跃跃欲试。 果然,战役一开场,雪片般的电报就发了过来,电文参谋和机要员们跑的满头大汗。 “报,空军发现4处敌人。“ “报,2号侦察机发现100公里之外的骑兵大部队。“ “报,3号侦察机发现2股敌军,人数不详,正向战场推进……“ 战争终于打响了,10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从四面八方扑了过来,中间,是3个严阵以待的步兵师,后面,是2个国防军中央师。 碰撞的火花照亮了天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