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页 (第1/2页)
思索了一下,还是觉得这个方案不可行,何玉刚刚说的规则,里面有一条就是尽量保证料子的完整性以及原有特点。 残缺的料子很常见,在平时接客单的时候遇到有瑕疵的料子一般是两种做法,一种是避瑕,一种是化用。 避瑕就是避开料子有瑕疵的地方,比如中间有棉团藓点,就把它磨掉捣掉,料子上有裂,就顺着裂切开,使其看不出来。 避开瑕疵确实会让料子原本的缺点消失,但是同样也会失去料子原本的完整性,最终看到的是二次加工过的形状。 比如这个镯胚,切成几段做成挂件的话,就和它现在的样子截然不同了,与一开始切成镯胚形状的方向背道而驰。 而化用则是巧妙运用料子本身的缺点,在缺点上进行加工,使其反而变成优点。 比如翡翠白菜,就是巧妙运用翡翠一半绿一半白的特点,根据颜色的排布来进行设计雕刻,没有刻意去人为改变它的特征,但是又让人觉得运用地很巧妙,把原本是缺点的东西变成了优点。 这样就既保证了料子的完整性,又能赋予它新的价值,反而使它身价上升。 宋梨猜想,组委会特意选了一大堆有各种瑕疵的料子发给选手,应该也有考验这个想法,看看遇到瑕疵之后,选手是会选择避开还是化用。 如果避得巧妙那么分数也不会低,但是避瑕的上限在那里,再怎么高都拿不到料子的完整性的分。 于是宋梨放弃了切开料子的想法,决定将错就错,顺着这块料子本身的形状接着做手镯。 不过她不是做常规款的手镯,常规手镯需要用到雕工的地方太少,而且她的料子也不符合常规款式的要求,既没法做圆条也没法做正圈,只能做叮当或者方镯。 这两种形状肯定都是不会考虑的,做出来就是被淘汰的份。 这块料子扭来扭去像藤条一样,那她干脆就设计成藤条手镯,镯身的扭曲面刚好可以沿用成藤蔓蜿蜒曲折的走势,藤条的具体形状也需要大量的雕刻,藤蔓的枝叶极其细致,整个镯身都需要雕刻,符合比赛考验雕工的主题。 十点钟铃声响起,身边的选手纷纷开始行动,有的拿出纸笔画设计稿,有的直接上手料子开始切割,大概是想避开瑕疵。 宋梨也说干就干,先是在纸上画了好几版设计稿,她以前设计过的特色镯虽然也很多,但是藤蔓主题的确实是第一个,毕竟这种形状的镯胚真的很少见。 快速设计了三版稿子,第一版简单沿用扭曲面,在面上雕刻出藤蔓的枝叶,最终形状就是一整根藤蔓的样子。 第二版是在扭曲面上刻出分隔,再在各个分隔上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