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2页 (第2/2页)
第一阶段,朱元璋处理过的奏本,除了特别重要,需要立刻下发的,老朱同志会把它们交给朱标,在他手里过一遍,然后送到中书省等待执行,这个阶段他只看不说,从里面学习治国的道理和文章。 第二阶段,朱标开始自己处理一些小事,尝试通过文字御下,在波谲云诡的朝局中用自己的权力控制朝臣,借力打力,引导事情的走向和发展。 第三阶段,朱元璋会下发圣旨,宣布太子从今日起练习国政,处分政事,听断诸司启奏,这时得到法统的承认后,朱标就可以在国事奏本上留下笔迹,主动接见朝臣,并且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安排丞相等高品官员的工作了。 现在的他正由一向二过度,朱元璋対儿子的武力值和精神状态很有自信,但是还不放心他在处理政务上的能力,故而常常十分仔细地照看,上一次他有这样的耐心,还是在陪着朱标跌跌撞撞走路的时候。 “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没有,朱笔批改的很清楚。” “那就好。” 眼见皇帝的视线又开始飘忽向那些奏折,朱标担心他坏了眼睛和身体,出声道:“有些事儿臣想要请教父皇。” 把目光从桌子上艰难地拔起来,朱元璋看向朱标:“什么事?” “是这样的。”朱标道,“新朝初建,许多政策和体系还不完善,儿臣是想着,这时候定下一些好的制度,可以约束后人,也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本例子以供借鉴。” 这个主意实实在在戳到了朱元璋的肺管子上,他是天字一号的控制狂,历史上就曾定下许多祖训,连子孙们叫什么名字都要提前想好,恨不得大明万世千秋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朱标这么一说,他立刻兴奋起来,身体前倾,等待后面的话。 “人们常说天高皇帝远,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病。”朱标道,“许多的事,儿臣看不到,您更看不到。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贪官污吏时时刻刻欺压百姓,如果官商勾结,那更是一张铺天盖地的利益网,寻常人绝没有可能逃得出去。” 朱元璋点点头,很赞同这个说法。 当年凤阳的饥荒,一半是老天爷给的,一半是元廷给的,他绝不会忘记。 “当然事情不能只让皇帝来管,一个完整的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若是想不到办法,大明未必会比元廷要好。父皇当年因为什么而造反,今天的百姓就会因为什么而起义。” 细微的交谈声传到外面,这句话进到黄禧的耳朵里,他的心跳险些停住。 他猛地刹住脚,身后一干捧着早茶的侍女和太监们也刹住脚,像是被按了暂停键,齐齐顿在那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