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四十三章:三大好处,商会震惊,朝堂之争,激烈无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三大好处,商会震惊,朝堂之争,激烈无比 (第4/7页)

文章,带到户部,再让人传播出去。”

    “剩余的事情,贤兄不要去管,一切让愚弟来处理。”

    “一定不要牵扯愚弟,就是为国出力,知道吗?”

    许清宵开口,告知张如会怎么做。

    “好!”

    “贤弟,你放心,这些事情,我立刻让人去处理。”

    张如会点了点头,神色十分严肃。

    “行了,那贤兄就在家中等待好消息吧,愚弟还有事要办,先走了。”

    许清宵喝完杯中茶,起身打算离开。

    不过张如会却立刻起身道。

    “贤弟,我问个事,你许诺如此多的好处,大魏朝廷会不会答应啊?我感觉文武百官不会答应啊。”

    张如会有些担忧,虽然陛下交代了这个事,可问题是,大家伙会不会答应啊?文臣武将,感觉不会同意啊。

    “兄长放心,愚弟颇有点面子,会处理好的。”

    “走了,不用送了。”

    许清宵到不觉得什么。

    六部不答应?

    武将不答应?

    他自有办法让这些人答应。

    说完此话,许清宵便直接离开了。

    待许清宵离开后。

    张如会也迅速去处理此事,同时他内心无比激动与紧张。

    如若许清宵说的都是实话,那自己真的要翻身了,是真正的翻身啊。

    大约一刻钟后。

    许清宵从桃花庵离开,回到了守仁学堂内。

    此时,因为下雨的原因,天色早就昏暗了。

    守仁学堂中空无一人,李守明不知道去了何处,其余的读书人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许清宵回到房内,也要开始做些事情了。

    官商数量限制。

    十品官员,捐赠一万两,个人永久

    九品官员,捐赠五万两,个人永久。

    八品官员,捐赠十万两,个人永久。

    七品官员,捐赠二十万两,个人永久。

    六品官员,捐赠五十万两,个人永久。

    五品官员,捐赠一百万两,个人永久。

    四品官员,捐赠五百万两,个人永久。

    三品官员,捐赠一千万两,十年制。

    二品官员,捐赠五千万两,十年制。

    一品官员,捐赠一万万两,十年制。

    而后,四品以上的官商,稳定三次上升或者是不变,反正不能下降的情况下,可获得爵位,具体爵位,根据你为国家做的事,以及为百姓做的事,进行评选。

    由儒官核实,六部辅佐,最终呈交给商官首领,也就是自己啦,然后再又自己交给陛下,最终陛下审批。

    整个流程公开公正,不允许有任何徇私枉法。

    这个制度出来,许清宵也很好奇,能给大魏带来多少银两。

    保守估计一下,五万万两应该是有的。

    一品官员设六个,但自己要算一个位置,张如会也要算一个位置,所以只有四个位置,肯定会有人观望,一口气拿出一万万两,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得给八大商会时间想一想。

    所以许清宵暂时得到一个五万万两的数目,当然这是保守估计,至于到底如何,就不一样了。

    制定完计划后。

    许清宵不由松了口气。

    这第二刀已经形成了,现在就看这帮商人跳不跳了。

    只要超过五成的商人跳进来了,那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要是没跳进来,就有些尴尬。

    至于文武百官,许清宵也的确有对策。

    只是得看这个事情,明日能不能通过。

    也就在此时。

    一则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大魏京都。

    户部发布公告,因推动水车工程,缺大量钱财,需京都商贩捐赠银两。

    公告发布不到一个时辰,陆陆续续有人捐赠,最高二百两,最低一文钱,然而就在此时,富商张如会。

    捐赠一千万两白银的事情,顿时引爆了整个大魏京都。

    没人会想到,张如会居然捐赠一千万两,甚至户部上上下下都傻眼了,他们发布公告时还在好奇。

    最高会有人捐赠多少银两,大部分猜测是一万两白银。

    可没想到的是,张如会竟然捐赠一千万两,连户部尚书顾言都惊动了,确定此事之后,大肆赞扬张如会爱国。

    要为张如会写奏折禀告圣上,而张如会令人写的文章,也慷慨激昂,京都百姓们纷纷谈论此事。

    到处都是夸赞张如会爱国为民,身为商人,没有逐利,在国家需要的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