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7节 (第1/3页)
又是法人走私! 并且是在国家严厉打击走私的节骨眼上顶风作案。 韩渝深吸口气,低声问:“有没有这几家公司的进出口记录和申请退税的记录?” “有,全在这儿。”蒋晓军走过去拿来一叠传真件。 韩渝惊问道:“这么多?” 老蒋同志搞了那么多年刑侦,侦办过的刑事案件没一千起也八百起,但涉案金额加起来可能都没眼前这起走私骗税案的零头多。 他微微点点头,凝重地说:“他们这两年如此反复的出口、进口,累计cao作实施了89票。李胜利计算过,进出口货物的价值高达5.34亿元人民币,涉嫌骗取出口退税9000多万元人民币。王长江从省国税局那边查实,苏顺公司已经实际从省国税局退税进账8164余万元人民币!” 进出口货物的价值五亿多,已经非法牟利八千多万。 这是什么概念? 韩渝定定心神,喃喃地说:“只要能查实进口的设备和出口的设备是‘道具’,我们就能把他们绳之以法。” “快了。”老蒋俯身又翻出一分传真件,微笑着递给韩渝:“顾局和钱华彬刚查询到,领航公司刚委托上海的一家报关行,向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报关进口一台自动光学检测仪,货值12.15万美元。” 从海关那边提供的材料上看,领航公司申请进口的自动光学检测仪来自香港!并且从申报进口的时间上看,正好是那个可疑货柜去香港兜一圈回来的时间,或者说海运所需的时间完全吻合。 韩渝激动的无以复加,看着传真件笑道:“看来电路板测量检测仪和自动光学检测仪真是同一个东西,他们的‘道具’使用率够高的!” “时间就是金钱,多做一票就能多骗一笔退税,效率当然要高。” 蒋晓军想想又笑道:“道具虽然还在去香港的船上,换个名称进口虽然还要等几天,但我估计他们正在忙着准备出口手续。” 韩渝放下传真件,抬头问:“顾局有没有说别的?” “顾局说这个案子必须拿下,也必须办成铁案,他继续在南通收集固定证据,让王长江他们在收集固定证据的同时,抓紧时间调查涉案人员的情况,调查清楚之后先盯住。” 蒋晓军顿了顿,补充道:“等进口的设备运到上海,到时候请马关亲自带队,带我们一起去上海开箱查验。只要我们在上海查实进出口的仪器设备是‘道具’,周政委就去南京组织王长江他们收网!” “行,这么安排挺好。” “这是真正的大案,只要这一炮能打响,你们支局这次真能露大脸。” “确实是大案,但走私犯罪、骗税犯罪跟其它刑事案件不一样,只要是能查获几乎都是大案。蒋叔,说了你可能不信,涉案金额没个十亿八亿都排不上号。” “真的假的?” “骗你做什么,回头找几份通报给你看看就知道了。” 韩渝轻叹口气,但想想又笑道:“但只要能拿下这个案子,我就不用担心没经费,到时候可以采购点装备,比如水上分局刚添置的夜视仪,又比如接收到缉私艇,在改装时缺什么就可以上什么!”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蒋晓军微笑着提醒道:“咸鱼,你现在是科长,手下一大帮人,不能跟以前那样总想着船,也要想想怎么让队伍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比如组织大家伙搞点活动,又比如给同志们发点福利之类的。” 韩渝愣了愣,笑道:“有道理,我回头好好想想。” 第801章 有人有车! 黄昏时分,王长江调查了一天回到南京港务局客运招待所。 这个招待所距下关码头和长江大桥很近,距南京火车站也只有六公里,位置特别好,不管去哪儿都方便。 招待所的效益不是很好,入住的旅客不多,住宿价格也不贵,在王长江看来这不是什么坏事,把专案组在南京的驻地设在这儿有利于保密,事实上这个招待所就是曾关长通过长航南京分局领导帮着找的。 整整包下了一层,别的旅客上不来。 有住的地方,有办公室,有电话,有传真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