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7节 (第2/3页)
。 民警全穿便服,出门查案开地方牌照的汽车。 包括招待所经理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是长航南京分局的客人,不知道他们的真正身份,更不知道他们来南京做什么的。 对保密工作之所以这么重视是有原因的。 正在侦查的是涉案金额上亿的大案,涉案人员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有两个曾在政府部门工作过。他们与海关、税务、工商和银行等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关系密切,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在职的干部参与。 广东那边查获了一起走私窝案,上到市委书记和海关关长,下到关员,好多人进去了。 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保密工作必须做好,以防走漏风声。 正因为如此,南通支局正在侦办的案件,南京这边只有南京海关的徐关长和兼江南走私犯罪侦查局长的胡副关长知道。 长航南京分局局长张均彦只知道他们是来查案的,但不知道具体查的是什么案件,更不知道调查的是哪些人。并且长航公安是垂直管理单位,跟地方上没太多交集,跟海关打交道也不是很多。 …… 这几天,王长江是累并激动着。 参加公安工作这么多年,从未侦办过涉案金额这么大的案子,真极具成就感。 至于是不是在协助水上缉私科办案已经不重要了,确切地说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已经不存在了。 从查实苏顺公司把黑手伸进国库,骗走了国家八千多万元税款的那一刻,这个案子就变成了局里的案子! 马副关长亲自兼专案组长,周政委和顾副局长兼专案组副组长,侦查科也好,水上缉私科也罢,连办公室和法制科都要参与侦办。 王长江和侦查员钱涛一口气爬上三楼,见张宝庆等人都回来了,立即召集全体民警开会,汇总今天查的情况,以便等会儿打电话向局领导汇报,同时也要向咸鱼返聘的老前辈蒋科通报。 十二个人,分成了六个小组。 张宝庆这一组先汇报今天的调查进展。 众人听的很专注,内勤柳小燕记录的很仔细。 王长江听完各小组的汇报,掏出烟散了一圈,环视着众人很认真很严肃地强调道:“同志们,这是我们支局成立以来侦办的第一起大案,今天下午三点半,政委又给我打过电话。 政委给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证据要确凿充分,要形成证据链,要确保把案件办成铁案;二是要尽快查清三家公司及涉案人员的资金流向,必须尽全力追回被骗走的税款,想方设法挽回国家的损失。 三是要盯住、盯死已掌握的八个涉案人员。 同志们,他们跟我们之前遇到的嫌疑人不一样。他们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出国对他们来说就跟走亲戚一样简单,我甚至怀疑他们有好几本护照。总之,绝不能让他们畏罪潜逃!” 破案抓捕只是第一步。 追回被骗走的税款才是最终目的。 张宝庆点点头,但想想又忧心忡忡地问:“王科,从现在掌握的情况上看,他们在香港设有皮包公司,其中两个涉案人员的子女甚至在国外留学。通过地下钱庄洗钱,把骗走的税款转移到香港乃至国外,对他们而言不是很难,如果他们已经转移走了一部分怎么办?” “这一点我考虑过,周政委上午也打电话提醒过,我和韩科一致认为只要我们盯住他们,等条件成熟了立即抓捕。涉案金额那么大,这是要掉脑袋的,只要抓住人,我就不信他们要钱不要命!” “同时盯住八个嫌疑人,我们人手不够。” “我等会儿就给局领导打电话请求支援。” “局里哪有人?” “局里没人,海关有啊,实在不行调点武警过来。等援兵到了,我们进行下分工,老张,你跟我一起继续调查取证,重点调查资金流向。老吴,你负责组织援兵盯住八个嫌疑人。” 这个案子如果能顺利破获,不只是支局的成绩,一样是南通海关的成绩。 现在人手不够,曾关长肯定会派人来支援,并且涉案金额那么大,请武警协助不存在任何问题,因为中央对打击走私前所未有的重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