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帝_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阳景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阳景新 (第3/4页)

字君叔,少有义行。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

    帝问其故。

    对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

    简文悦其对。

    6文中文一沾说安懋如松柏,寒而不凋,还取自《论语》的典故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7“黄花万蕊雕阑绕”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日欢游何处好。黄花万蕊雕阑绕。通体清香无俗调。

    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

    日脚清寒高下照。宝钉密缀圆斜小。落叶西园风袅袅。

    催秋老。丛边莫厌金尊倒。

    8“孟嘉答落帽”和“帽逐秋风”是一个典故

    庾亮死后,征西大将军桓温继任江州刺史,他见孟嘉待人谦逊而正直,很是看重他,便任命他为参军。

    那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桓温带着属下的文武官员游览龙山,登高赏菊,并在山上设宴欢饮,桓温的四个弟弟和两位外甥都列席。当时大小官员都身着戎装。

    山上金风送爽,花香沁人心脾。突然一阵无头风扑面吹来,竟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但他一点也没有察觉,仍举杯痛饮。

    桓温见了,暗暗称奇,以目示意,叫大家不要声张,看孟嘉有什么举动。

    但见孟嘉依然谈笑风生,浑然不觉。

    又过了很久,孟嘉起身离座去上厕所。

    桓温趁机让人把孟嘉的帽子捡起来,放在他的席位上。

    又命人取来纸笔,让咨议参军太原人孙盛写了一张字条,嘲弄孟嘉落帽却不自知,有失体面。

    写好后让桓温过目,桓温觉得很有趣,想乘酒兴调侃奚他一番。

    便把纸条压在帽子下。孟嘉回到座位时,才发觉自己落帽失礼,但却不动声色地顺手拿起帽子戴正。

    又拿起字条看了一遍,即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为自己的落帽失礼辩护。

    桓温和满座宾朋争相传阅,无不击节叹服。

    《晋书》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

    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

    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

    嘉还见,即答之。

    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9“闻群蛙鸣,而弃之鼓吹”是孔稚圭(也就是孔德璋)的典故

    孔珪风韵清疏,喜好文章和吟咏,饮酒七八斗。

    和他的表兄张融情趣相合,又和琅琊的王思远、庐江的何点、何点的弟弟何胤都很要好,不喜欢世俗事务。

    他居住的宅院里营建了许多山水,在小桌前独自饮酒,别无杂事,门庭以内,杂草不剪,当中有青蛙的叫声。

    有人问他说“想做陈蕃吗?”

    孔珪笑着回答说“我拿这可以当作两部乐队,何必效法陈蕃!”

    王晏曾经奏着乐等候他,听到了群蛙乱叫,说“这叫声很聒人耳朵。”

    孔珪说“我听乐曲,还不如听这个。”

    王晏的脸色非常惭愧。

    《南史》圭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

    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又与琅邪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并款交,不乐世务。

    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

    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

    圭笑答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效蕃。”

    王晏尝鸣鼓吹候之,闻群蛙鸣,曰“此殊聒人耳。”

    圭曰“我听鼓吹,殆不及此。”

    晏甚有惭色。

    10这里的“欲为陈蕃乎”是指东汉陈蕃

    陈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